艺术创客厉向晨90后字体设计师的奋斗

中科白癜风口碑怎么样 http://www.yunweituan.com/m/
作者/冯寅杰(本文原载于《创业人》杂志原标题《厉向晨:古为今用,创业汉字设计》)对于一个字体设计师来说,厉向晨年轻得不能再年轻了。日复一日地研究在普通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一笔一划。在这个设计泛滥浮华的时期,他一直默默地虔心于自己的领域。从休学到创业,坚持人生路最早与汉字字体的亲密接触,是在年左右,那时计算机刚普及不久。Windows系统里面有一个叫“造字工具”的东西。缘于对技术的兴趣,厉向晨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写的字迹能够在电脑上打出来,一定是个很酷的事情。所以,从技术角度切入进字体制作这方面的厉向晨与大多数设计师的方向并不相同。随后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有兴趣和梦想的支撑。但年轻得厉向晨却还是摸不着门道。这源于国内这类信息太过于小众,即使在网络上搜遍所有也得不到太多有用的信息。一次偶然的机会,厉向晨看到一篇文章,是翻译国外的关于字体设计的内容,里面有提到FontLab这个软件和一些截图,这才真正带其入了门,并开始做实际的研究。可以说,正是这篇文章,对厉向晨及其人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年,对厉向晨来说经历了人生的新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休学,第二件就是独自一人闯荡北京。面对记者,这个年轻的90后说起这些从容淡定,显出的是与其年龄不符的稳重。休学后的厉向晨并没有将字体设计作为发展的首选,却因为渐渐地对这个行业加深了了解,发现是一块罕有的空白领域。一头扎进去,他才发现,这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是多么地广阔。从年到年间,厉向晨成立了个人工作室TypeLand,在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康熙字典体。虽然和一般意义上的字体设计不同,但这套涵盖了5万多字的字体仍然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期间,厉向晨度过了学习与试验的最初阶段,开始向国内顶尖的字体设计师的方向迈进。从休学,北漂到成立个人工作室“TypeLand”,厉向晨的人生步伐每一步都迈得坚实而又决然。目前,“TypeLand”已经是个盈利的机构。虽然工作室经常在收入方面显得不够稳定,但是厉向晨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目前在国内,字体设计行业并不规范,这导致了市场模糊,定价偏低。再比如像“仪凤写经体”这样的特殊字体,面对非营利性使用,是完全免费的;另一方面,即使像“康熙字典体”这种字体,也和一般的字体不同。想要购买的人未必真正了解它,所以很多人其实都被厉向晨劝回去了,因为觉得如果一个人买了某样和他理解不同的东西,可能会有种受骗上当的感觉。偶尔,厉向晨也会做一点其它项目,却也主要看对项目的兴趣而言,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学术型的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商人。侧重典籍,古为今用数字化中文字体制作,周期长、盈利少,前者由于汉字的数量而不可避免,但后者则主要由国内的环境造成。浮躁的社会风气,大量糟糕的美术字体被乱用甚至滥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一款非常优秀的字体可能也无法被得到重视。版权意识浅薄更加剧了没有人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作为独立字体设计师,厉向晨仍旧处于创业阶段,单打独斗,无人协作成了他目前的主旋律。虽然行业冷清淡薄、百废待兴,但是中国字体设计的需求却是持续上涨。厉向晨向记者坦言,回溯过往,发现古人十分注重创造汉字的形式之美。事实上,每一个字的锋、顿、抑、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积淀,也就是说它都是有道理的,尤其在古代雕版及活字印刷上。做设计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懂这些,或者说没有深入思考过,所以才能做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所谓时尚艺术字体。这些字体里面,基本是不遵循书法规则的。如果大家都能懂一些书法,不一定要写得好,但一定要懂,不论对于字体设计亦或是其它设计都将很有益处。对于记者为何热衷于重新诠释古籍的字体的疑问,厉向晨表示比较侧重从学术和文化的角度来考量,而古籍又可以带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会让人不经意间沉迷于此。不过古籍中的字体也丰富多样,甚至有一些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更显时尚。比如说宋体,也就是日本所称的明朝体,其实后面这种叫法更正确一些,因为现在的这种“宋体”样式实际上是在明朝左右产生的,而不是宋朝。一般人对宋体的认识无非就是笔画纤细,横画末端带个小三角,如果是粗宋则还具有横细竖粗的特征。但实际上古代的宋体概念远比这要丰富,比如《宋王忠文公全集》这个带有隶书风格的宋体,或者《洪范传》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同时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而现在则完全没有这样的计算机字体。并且可以看到,标题与旁边小字的字体并不相同,说明这也是古代人针对书名专门做的一个“美术字”,而反观现今书皮上的“美术字”,恐怕是很难找到这样浓烈的人文气息的了。这也与古人每天使用毛笔书写,特别是刻工天天与刻板打交道,从而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有关。而现在的人们不要说是毛笔,就算中性笔恐怕也很少用到,而设计师则使用冷冰冰的矢量图形进行绘制,虽然更为方便,但却少了某些东西,而这正是厉向晨所要寻找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法上讲“字如其人”。汉隶唐楷、颠张狂素,文字能彰显书者的气质,体现书写时的即兴之感。如今,书法都化成了电脑字。作为设计师,厉向晨想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埋没在故纸堆中的精华重新提炼出来。年,厉向晨设计的仪凤写经体成功完成,仪凤写经体来自唐代秘书省所抄写的佛经,文字或粗或细,长短不一,从其间的笔锋中,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书者当时奋笔的模样。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二款使用该特性的字体。虽然只包含了区区个单字,但该字体仍旧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因为这是一款人们久违了的真正毛笔时代书写出的亲切感的字体。让人们重新看到了计算机字体新发展方向的期望。耕耘创业路,活力与希望北漂四年,工作室成立四年,独立创业奋斗四年。在这个过程中,厉向晨收获了很多很多。作为一个设计师,终日与字为舞,潜心研究一笔一划。却面对版权侵扰等问题,无奈之余,厉向晨认为国外的版权环境要优于国内。字体既是产品也是商品,只有提高民众的版权意识才能让设计师有前进的动力,否则无异于杀鸡取卵。中文字体的字数庞大,即使是最少字的国家标准GB也含有个汉字,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于中文字体的开发,设计和制作往往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如此庞大的字数所带来的工作量是一般人所望而却步的。因此,中文字体制作者们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着,无论字体好看与否,每一个文字,都是精心绘制出来的图案。作为一个边缘产业,字体设计与整个社会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整个东亚文化的积淀,在国内,我们往往忽视汉字的作用,反而不如近邻日本或新加坡。随着像厉向晨这样的有志青年的默默耕耘,汉字的魅力将在数字时代重新绽放。他的研究与设计,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以上内容版权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