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收到很多家长的求助:漫长的假期后,很多孩子都说不想上学了,而且厌学情绪严重,该怎么办呢?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网上的一个案例:
一个男孩,15岁,逃学,自残。用美工刀在自己胳膊上、腿上划了很多口子,我看着那些伤口,深深浅浅,新伤垒旧伤,触目惊心。
他说:我还用中性笔的尖头,戳大腿。他垂着脑袋,声音很小,语气里没有悲喜,好像在说一件别人的事情。
他妈妈每每说起孩子的现状都泣不成声。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有一次生气,她把孩子推到窗边说:“你跳下去,我接着跳下去,我们都别活了。”因为孩子的问题,急白了一半的头发,很成长时间以泪洗面。
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孩子早就放弃了沟通,大人怎么说都行,随便。家长感觉一团力气,打在棉花糖上,气愤之下,言语越来越尖酸刻薄。
孩子说:“我爸几乎没有耐心听我说任何话,只管自己长篇大论。我成绩不好,他觉得丢尽了脸面。感觉他看着我,就像看着一团垃圾,我现在一听他说话就烦。”
厌学这种情况初中的孩子比较多见。很多孩子细细沟通之后你会发现,他说,我从小到大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什么都是他们做主。这次我想自己做主,我不想上学,我就想在家里上学。
或者是说我觉得学这个数理化我不擅长,我为什么不早早把时间花在我更想学的事情上呢?我想去学唱歌,我想去学跳舞,我想去画动漫。可能家长会把注意力放在“我想去学唱歌”,家长就着急了。
但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重点放在那句“从小到大都是你说了算”,这个背后孩子情绪是什么?
他觉得他完全没有自主感,他觉得从小到大都是被安排做爸爸妈妈眼里的孩子,他做不了他自己。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我的萌芽到了一个最高峰,最高峰就是什么?
我要做我自己,我想自己去探索。
在家长眼里这是叛逆,在心理学中这个叛逆是独立的体现,它是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的一个标志。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过于强势,过于干预,从小特别束缚,让孩子在缺乏自主感的氛围成长起来,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这种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诱发的时候,孩子就开始不愿意上学了,这是几率很高的。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还可能是“患病得益”,这个也很常见。
多见于一些爸爸妈妈可能感情不太好,但是可能碍于孩子的成长,他们处在冷战中,他们也很克制,没有在孩子的面前去吵架。
但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总处在离婚边缘,他慢慢地发现只要我不舒服了,只要我有事了,他们两个就有了共同处理的事,他们就不吵架了,他们就陪我了。
于是孩子就把不上学作为一个维系父母婚姻关系的一个工具,这也很常见,所以我们要从家庭关系去入手。
还有一种可能会是有严重的分离焦虑,比如说初一、高一、一年级这样一个环境的转折点,尤其是初一高一要住宿了,这样的一些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样的一个转折点,会让孩子有严重的分离焦虑,他们会舍不得妈妈,所以就不想去上学。
我们还要去看看,孩子不上学或者厌学的背后,有没有存在心理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去寻求医学的干预,接受一些这方面的心理评估,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