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溟学堂中性笔书写技巧平切入笔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今天我们来讲中性笔笔法的第三弹,平切入笔。

按惯例,我们先欣赏一个小作品。不用夸,我也知道川儿写的很好看。但是我们现在要把P图前的字拿出来,一起看一看细节:

按道理说,中性笔一个圆圆的笔尖,写出来的笔画应该是很圆润的,但是肯定有同学注意到了,这个范例里,部分笔画的起笔确实很方硬。

就像用刀切了一片下来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平切入笔。

当然了,这个名儿是我琢磨的。你也可以叫他切笔入笔,可以叫侧切入笔,或者干脆就叫切笔,就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性笔笔法。

那么到底要怎么写出来这种菜刀切豆腐的质感呢,我们依然引入三个笔画做例子,并用视频来演示一下。

一、长横

有时候我们说一个人不识字,会用一句俚语:扁担掉在地上,不知道是个一字。长横是汉字里很常见的一个笔画,如果我们只是均匀使力,线条未免过于单一,那就真的成一个扁担了。

所以长横的发力方式是:重-轻-重,也就是结合我们上两次课讲的按压技巧进行书写。

但是,为了让长横这个笔画形态更生动,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起笔的时候使用我们今天讲的平切技巧。来看一下花神老师的视频演示版:

二、提

相比于长横来说,提的行笔就略微单纯一些。左下起笔,右上出锋,像一个斜放的锥子一样(想一想我们上节课讲的收笔出锋技巧,想象一下飞机起飞的感觉?)。

这个笔画出现的地方不多,一般是左边的偏旁(比如土字旁,牛字旁,提手旁等),掌握提的写法,也会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切笔技巧的熟练度。

继续视频:

三、戈钩来了来了,今天的死亡笔画——戈钩。以前听过一个书法小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在宫里在学虞世南书法,故意留了一个戈钩不写,喊来了他的书法老师虞世南,让虞世南把这个戈钩填上去。70多岁的虞世南跑到宫里,结果一看就这么个事儿,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好脾气的他还是端端正正写上了一个戈钩。接下来李世民又喊来了魏徵,问他觉得自己这副临写作品和虞世南相比如何。魏徵倒是个耿直的大叔,看完之后,默默不语。太宗再三追问,魏徵才评论了一句:陛下这篇作品,只有这个戈钩最得虞世南神韵。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也说明这个戈钩这个笔画的确很难写。

戈钩通常都要有点弧度,但是弧大了不行,弧小了也不行,找准一个刚刚合适的位置才好。但对于不同的字,这个合适的度似乎又有所不同。不过,我们今天主要是要讲戈钩的平切入笔。至于行笔过程,大家多看帖,多揣摩为佳。

戈钩和上面两个笔画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切笔方向和后续行笔方向几乎是一致的,都是往右下走。这个很考验你对角度和切痕的控制,一不小心就显得十分做作。

最后总结一下:切笔是一种让你的字显得更加有棱角,更加有神韵的笔法,属于一种锦上添花的技巧。我们学笔法,本身就是在结构掌握较好之后的进阶知识。若是一时难以掌握,也无需刻意勉力强为,实在写不好这个技巧,也并不影响你写出好看的字。

加油,小伙伴们~下节课见。

北溟有鱼仔

戳个在看支持原创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