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从此钢笔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20世纪初,钢笔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股硬笔书法的风潮。在此之前,中国人书写都是用的又细又软的毛笔,钢笔的出现无疑给人们的书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虽然钢笔现在已经基本被中性笔替代,但在上世纪中后期,几乎每个孩子启蒙时都会被家长督促练习钢笔字,满手的墨迹和墨水的味道,占据了我们童年大部分的学习时光。而那时候练字的字帖,基本上都写着庞中华二字,正是因为他对钢笔字的启蒙,人们都称他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其实庞中华和钢笔字的缘分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他自小家境贫寒,钢笔对他来说只能算是奢侈品。那时候全村只有学堂的班主任有一支钢笔,庞中华和其他孩子只能用粗糙的毛笔写字,他年幼时唯一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支亮闪闪的、只属于他自己的钢笔。
为此,7岁的庞中华用斑竹削尖,中间破开一条小缝,像钢笔那样蘸上墨水写字,还因此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小学毕业后庞中华走出大山,来到了重庆,才终于从伯父那里得到了人生第一支钢笔。梦想实现的庞中华对钢笔爱不释手,每天用它写日记、练字,字迹也从一开始的稚嫩歪斜,慢慢地变得端正而隽秀。
不过那个时候,庞中华还没有想过将写字变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他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每天在华北的大山上敲敲打打。这份工作是枯燥的,也是远离城市喧嚣的,于是写字就成为了这个年轻人唯一的慰藉,并渐渐开始燃烧起点点星火。
在练字途中,庞中华发现钢笔使用者虽然越来越多,但中国始终都没能出现一本大众认可的钢笔字帖,那么自己能不能成为发明钢笔字帖的第一人呢?这个想法一出现就难以收住,庞中华立马开始付诸行动,他找来很多毛笔字帖,在其中吸收精髓,探究汉字结构,最终用了15年时间写出了第一本《谈谈学写钢笔字》。
庞中华等于是将硬笔书法掘开了一个口子,人们被这一阵风潮吸引,硬笔书法逐渐传遍大江南北。庞中华这个名字也在油墨香味中越来越著名,在一本本字帖中逐渐家喻户晓。
庞中华的钢笔字端方大气,易于上手,是青少年快速练好字的最佳书写工具。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庞中华的字,字帖刚问世时,许多出版社就给他吃了闭门羹,书法家田蕴章教授也说过,庞中华的字是通俗书法,具有实用性,但在审美上实在一般。他能够成名是得益于时间掐得很好,中国当时正好需要这样一种好推广的硬笔书法。
诚然,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有时势造英雄的成分在其中,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在中国一代青少年的学习练字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庞中华认为,书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好了他的实用性书法,对之后学习传统毛笔字也有积极作用,二者并不矛盾。虽然因为钢笔的没落和汉字书写方式的改变,庞中华的硬笔书法热潮已经过去,但他这种对于书法事业执着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依旧是那个时代闪闪发光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