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喜梅: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文具行业,文具品牌层出不穷,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何持续了20年却依旧屹立不倒的是晨光,而随着问题的频频爆出,晨光文具又该如何继续将这一辉煌不断延续下去?
1
赚钱不等于值钱
晨光从年由陈湖雄成立至今,陪伴了无数学子度过一个又一个奋笔疾书的日子。晨光创立之时,真彩的首款自研产品“真彩”已经连续多年销量过亿。一个原本小小的文具品牌,从无到有,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初高中生,都认识且用过晨光这个品牌的文具。
年晨光提出“样板店”概念,即店家在自己的店招旁边挂上晨光文具的红黑招牌,而作为条件,晨光从形象提升、商品陈列优化、经营质量提升等方面对样板店作指导。到年,晨光的挂店品牌就超过了三万家,也实现了15亿收益,并创造了连续5年每年业绩增长超40%的奇迹。
在后来愈加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下,晨光又开始玩出新花样,晨光给每家文具店贴补元,并免费安装招牌以及提供货架,要求就是店家只能挂晨光的招牌,也只能卖晨光的文具。对于很多店家来说,卖啥都是卖,更何况还有补贴,于是晨光文具越来越多,其他品牌的文具则越来越少。
就这样,晨光业绩蒸蒸日上,到年,零售终端已经超8.5万家,学生文具、办公文具的销量也分别从13年的19.7亿、3.3亿增长到53亿和17亿。
2
将来是否可持续盈利?老品牌槽点重重
晨光文具作为一个老品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也屡被知乎用户吐槽。不是被拿来和真彩,爱好等国产品牌比价格,就是和三菱百乐等国外品牌比质量,不管怎么比,似乎在知乎用户眼里,晨光一无是处。
其中,晨光常年不换芯的套路就饱受诟病。晨光的十一款水性笔芯在经过化学测试之后,发现笔芯墨水性能完全一致,只是外壳不同而已。而知乎某用户也曾对晨光生产与04年的第一款0.3mm中性笔芯MG-进行了反复观察和书写,得出了该款产品从04年到16年,12年来在笔管长度、笔头设计等方面基本没有任何变化的结论。
虽然被各种“嫌弃”,但是晨光的笔仍为中国销量最好的笔。在大众的眼里,低价才是选择的标准,毕竟笔是刚需消耗品,特别是对于在读的初高中生来说,只要好用就行,并不会对笔的质量要求有多高。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性价比,而这群人,也是晨光文具的目标客群。
3
晨光的转型之路
晨光除了传统的书写文具,也开始重点发展办公文具,以及往精品化发展。它开设了许多精品文具店“晨光生活馆”,随后又推出了购物中心渠道的文创店“九木杂物社”,主要的目标客群是那些追求高品质的人群。
虽然新业态的初营业情况并不理想,公司也一度依靠关店来控制晨光生活馆的亏损,但在九木杂物社的门店却保持增加,从两家扩大到家,单店亏损从16年的19万元也降至19年的2.7万元。
但是,要想真正转型,不是仅仅从门店、外壳、灯光和价格下手就行,产品没有创新,铺再多的路,也走不长远。
4
竞争威胁来自哪里?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国内行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低值易耗品单一且同质化严重。若公司不能进一步加大投入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研发,无法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可能使公司处于竞争劣势,从而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而从晨光-年的各类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它的传统核心产品销售增速下滑,这是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这意味着其原有的产品设计、传统的销售模式可能已经不受用了。
晨光应该追求更多的创新,要继续寻找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做产品升级,在外壳上不能只是模仿韩国、日本等文具品牌,而笔芯也应该在源头上进行一个质量上的提升……提高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和对手拉开差距,赋予品牌更高的含金量。
此外,也要考虑渠道升级,从存量中找增量,扩大消费市场,打动愿意那些愿意为品质付出更高溢价的消费者。
晨光作为中国文具的领头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市场经验,完全可以可以延续辉煌。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