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只是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看看时间,

记得笔者高考的前几年,笔者的高中校长曾和全校师生分享了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图文无关当年,兄弟学校的某考生由于平时上学时经常带着手机,因此在高考考语文时,仍然“毫不例外”地把手机带入考场,居然还“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来看看剩余时间”!这下,他被监考人员发现后,不得不在《考生违纪通知书》上签字,整场语文考试分数记为0分。这个在高考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令包括校长在内的全校师生在哭笑不得之余,更加唏嘘不已。为何大家都在为他唏嘘呢?主要是因为,他本无心在考试中作弊,但仅仅因为“不小心把手机带入考场并习惯性地用手机看看时间”,而让他受到处罚并取消语文成绩。他如此“不小心”所产生的代价,最终会让他倒退到多少名之后呢?这么久以来复习的语文,难道就这样“白搭”了?而他的这个“不小心”,纯属人们口中的“低级错误”,还恰巧踩中了高考纪律的雷区。常言道,“没有规矩(纪律)不成方圆。”高考也不例外,高考之所以被广大国民称为“全国最公平的考试之一”,不全是靠强大的防作弊手段和十分严格的考试纪律来实现的吗?可有人认为,这个人只是“不小心”,受到“取消语文成绩”这样的惩罚是不是太重了呢?可你仔细想想,那名考生把手机——这个十分容易产生作弊的因素、十分容易被认为作弊的物件带入了考场,谁知道他的手机中有什么内容?就算他“只是看了看时间”,如果不拿这么严格的高考纪律来惩罚他,那岂不是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敢把手机带入考场,甚至敢用它来进行作弊,那么高考还有什么严格意义、公平意义可言呢?不论是在高考前,还是在中考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前,每一位考生都得在《考生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大名。当考生郑重签名的那一刻,考生就应该发自内心地对自己所签署的这份承诺书负责,而不是把它当儿戏或当成“过家家”一样看待。而对自己所签署的承诺书的负责,既包括不为了取得好分数而进行一些“黑暗不见光的作弊行为”,也包括不出现一些考试所不允许的行为,包括把手机带入考场。对,每一位考生不仅签署过承诺书,还在考前接受过学校年级组给大家做的“严格考风考纪”的相关培训、讲座,凡是对自己负责的人,都应聚精会神地听这个讲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自己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踩中雷区”。按照那时候的高考纪律来说,要想在考试时看时间,只需带一个手表或电子表来看时间就行了,根本用不着带手机(可大家一定要知道,高考已连续数年不允许考生自带手表、电子表了)。可在高考前一天晚上,每一位考生总要把高考所需的2B铅笔、中性笔、塑料橡皮等考试用具都提前装好,至于手机等考试不允许带的物品,至少要放在家里面才是最放心的,如果实在是没有可用来看时间的了,还可以看考场教室前面所挂的钟表。如果那名考生在检查自己物品的过程中能够细心一些,还至于“不小心”让自己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吗?而大家在哭笑不得之余,也不要认为这位考生“只是个例”,因为,每年全国上下,多少人因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而耽误了考试、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总成绩甚至是录取结果?除了“把手机带入考场”,可能还有“考试时间迟到”、“忘带了准考证”“不小心把书本或习题带入考场”等。这些失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却因自己的“不细心”、“不小心”等一些原因,而最终导致一年的紧张复习、一年以来所“翘首以待”的高考就这样“被耽误”了,痛不痛心?要知道,在高考如此严格的纪律面前,任何雷区都是万万不能踩的,哪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都可能会让自己付出十分惨重的代价,正如“仅仅因为丢失了马蹄铁上的一根钉子而输掉了整个战争”一样。而这种错误,只要多加留心,完完全全是可以避免的。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吸取前人的那些“低级错误”教训,在高考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千万不能踩到任何一个“雷区”,不让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奋斗随着自己的一个“小疏忽”陪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