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初中阶段,尤其是到了初中二年级,语文学习就进入了“深水期”,平时隐藏的一些小毛病,就会在此时显现出来,成为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障碍。
图片选自网络近些年,常见的毛病是学生基础知识差:汉语拼音拼写不清楚,汉字书写不规范。
汉语拼音拼写不为重视,学生多以英语习惯标注,错误百出。经常会有学生将汉语拼音中的“ou”拼成“O”,这种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的现象,每届学生都会出现,以前我的文章中已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此处不再赘述。
今天所说的就是,汉语拼音不熟悉,会影响以后汉字的认读,字音搞不准确就不会分清多音字,不能进行有辨别地掌握字义,还会影响音韵的掌握,影响课文朗读和诗词韵律的体会,继而影响诗词赏析。
汉字书写偏旁部首混乱,笔画顺序颠倒,笔记速度慢。汉字的偏旁部首,能帮助学生分清物类、体会字义。例如“六书”中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我们会根据熟悉的“木”、“氵”“石”旁等,大致揣摩出字义。
只是有些汉字变形比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讹误,故现行教材中,一些字被列入“考纲”范畴,重点加以练习。如“月”作为独体字时读“yuè”,可是作为偏旁时,除了表示与“月”有关的字以外,大多读“ru”由“肉”转变而来,当然了,这些字的书写和释义就会作为重点,如“脍炙人口”中的“脍”,当成与月亮有关的字来解释就错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字是“切细了的肉”,再者,“炙”字,火上就是一个变体的“月ru”字,火上的肉不就是“烤肉”吗!
可见,汉字偏旁部首交代不清,不仅仅是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汉字字义的揣测,不利于汉字的掌握,作为世界上唯一表意文字的汉字,她的结构和音韵,是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符号,只觉得看就能看会汉字,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而无功。“眼勤手懒”只看不写是基础不牢的主要原因。
现在学生从小就使用中性笔,初学写汉字者,极不容易把握运笔,对于正确书写汉字危害极大,或者幼儿及小学低年级阶段,没有养成正规的书写顺序,导致笔顺混乱,“画字”居多,影响了汉字的书写速度,到了中学,大量课堂笔记之下,汉字书写错误直接暴露出来,影响听课和课后巩固效果。
图片选自网络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糟糕的情况?
一是做好语文课文课下注释的识记。语文课文是经典的白话文典范,所涉及到的生字词,音、形、义具有示范性,学生要反复进行手写练习,标出易错字,直至清楚掌握。此处的反复要注意时间间隔,正常的节奏是预习时练习,课后强化,一周之后巩固,期中、期末复习,
二是鼓励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学习过程要注意主动性,仅凭老师在课上教学,想要补全不会书写的字词,是一种等靠要的懒惰思维,应该主动利用《现代汉语大词典》或《古汉语字词典》,查找生字词,凡是运用母语教学的学科,都是积累字词的必要途径。
三是强化古诗文教学注重字源的探究。古诗文学习除了能有效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见效果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弄清楚字源,能够掌握汉字书写规律,为积淀厚重的文学素养提供必要的帮助。
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