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剖析红楼梦囊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记者上官云)从多年前登上《百家讲坛》开始,“刘心武”这个名字,似乎就和《红楼梦》有了不解之缘。9日下午,著名作家刘心武一身便装现身北京,接受媒体采访。他把《红楼梦》称作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并说“我的使命就是推广《红楼梦》。”刘心武(左四)与大家合影。天地出版社供图评价:《红楼梦》基本囊括中华文化的精华某种程度上,刘心武对《红楼梦》十分着迷。夏日的午后,他的神色多少有些倦怠,但一说到这部作品,立刻来了精神,“《红楼梦》基本囊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啊,不光涉及家庭伦理、园林、饮食方方面面,还诗词歌赋俱全,你看《芙蓉诔》这种文体都有”。“它的文笔非常优美,林黛玉的《唐多令》、薛宝钗的《临江仙》,放在宋词里一点不逊色。”刘心武自认不是个多懂词的人,但通过“柳絮词”那一段描写,体会到了词的优美,“另外,《红楼梦》有深刻的思想性,提出了对人生目的的终极追问,真是不得了”。研究《红楼梦》多年,刘心武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妙玉,他也不能认同通行本后四十回中对妙玉的描写,“但是这牵扯到高鄂他们弄的那个后40回里的妙玉,是歪曲了,我不能同意”。刘心武(右)为小读者签名。天地出版社供图其实,刘心武觉得,谈论《红楼梦》,无需一定用“最”字打头提问,单以人物来说,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不分名次的,“连脂砚斋,也就是曹雪芹的合作者,都说她们是‘两峰对立二水分流’。还有人觉得薛宝琴才是最完美的人物,所以,大可以各取所需,你有你的‘最’,我有我的‘最’。”定位:我的使命就是推广《红楼梦》尽管刘心武因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等作品成名,但不能否认,在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揭秘《红楼梦》系列”之后,公众对他的熟悉程度得到了更大范围地扩展。“我讲《红楼梦》,写关于《红楼梦》的书,一个偶然的触发,就是《百家讲坛》邀请我录节目。”对当年的走红,刘心武记忆清晰,语调平缓地叙述了整个经过,“那是从年开始的,那个事出来后还引起很多争议”。或许是由于电视节目的广泛影响力,或许是解读观点新颖独特,在很短的时间内,刘心武的知名度迅速上升。连他自己也说,有阵子“一说《红楼梦》,就有很多人知道我,好像我发言权挺大的,闹得我也有点糊涂了”。“我并不是想在这方面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实属无心插柳柳成荫。”随着粉丝增加,刘心武觉着,这也不算坏事,“这么多人愿意听我讲《红楼梦》,看我写的书,这让我觉得我的使命不是在红学研究方面要有建树。我的使命就是推广《红楼梦》。”刘心武接受媒体采访。天地出版社供图如果有读者因刘心武的讲解开始欣赏《红楼梦》,即便最后对很多问题的观点与他不一致,刘心武也觉得高兴,因为起码《红楼梦》得到了更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