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知识审计报告质量指标之一的清晰

审计知识——审计报告质量指标之一的“清晰”,如何理解?细讲!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有多个:准确、客观、清晰、简洁、有建设性、完整和及时。

其他要求倒还好,但关于“清晰”的质量要求,有点儿被人忽视,也不易理解!

本文就简单唠一唠:清晰!

实战干货,不是教科书上的,希望能引起各位看官的思考。

一、用语要好理解

少用专业技术性语言,通俗白话就行,子乎者也和外语单词要少用。

1.不要想着一句话里要表达多重含义:表面一个,内含一个,再品味一下又是另一种意思。

这是文学的精髓,而不是审计报告的需要。

2.不要有模糊想法:描述一个中性的内容,让阅读着自行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那就失去了做报告的意义!

3.不能过于呆板:不可每篇报告都用同一范文,连遣词造句都一模一样,要知道不同业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差别很大,同一种描述引起的结论会谬以千里。

二、叙事符合逻辑

所叙之事,无外乎:先后、因果、罗列。

1.叙事顺序:描述事情时,要由“前”往“后”说,从“原因”到“结果”地说,并行的事也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如:由小到大,或由重到轻,由远及近等。

2.对应关系:最好的对应关系是一个因对应一个果,不排除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但要尽量往“一对一”上靠。

一定要避免:多个原因描述后,说多个结果,这会造成混乱!

3.注意首尾相连:即:假如上文提的是流程问题,结尾提到了员工没尽职责,那下一条文尽可能地讲员工职责。

这样报告更通畅,如果有递进关系,更应该注意此类描述。

4.报告内对审计事项的描述,也应符合逻辑:按顺序描述相关内容:标准、事实、差异、原因、影响、结论。

三、结构要合理

1.就一事,说一事,不要穿插其它事:正说着采购业务呢,忽然来一段考勤问题;或者正说着税务风险呢,忽然提到工程质量。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不要混在一起说,就算有关联的事,最好也要先做切割,再关联。

2.重要的事重点说,不重要的事不要多费笔墨:很多报告整体看起来没有啥问题,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很多时候,原因就在于大事,下笔太少,因为大事不一定复杂;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却很复杂,反而占用很大篇幅。

很多人都容易在这一点儿上犯毛病,因为文字描述的长短往往和复杂程度相关,和重要程度不相关。

这就造成,通篇看下来,全是小事!

3.总结性的描述太占笔墨:为了让日理万机的领导看懂报告,总是在篇前和报告结尾来一段综合性描述。

如果下笔过多,容易造成头重脚轻或脚重头轻!

总结性的说明,点到即可,不能造成内容描述的重复感!

结语

审计报告也是报告,它不是软文,不是作文,报告的好坏在于能否传递最真实的意思表达,而不是文笔有多漂亮。

很多人认为:报告写的好是因为他的文笔好,必须文笔好才能写好报告,纯属胡扯!

报告是编制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重点还在于你编织的纹理是否清晰、是否易懂,其他都是虚的!

您说呢?

亲,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